福德街老公寓改裝
本案件屋主為一對夫妻兩個小孩,但因暫時要給老父母住,考量老父母年紀大不能爬樓梯,所以特地找了一樓的房子,附近走路就有傳統市場,走出來就可看到101大樓,雖然屋齡老舊(超過三十年),以附近的房價,這個價格大概不可能買到這個坪數的房子。
但這間房子,屋況不是很好,因為部分都是既承違建,接縫處多,當時加蓋的時候,可能防水沒有處理好,所以整個屋子都是漏水、水盤、漏水打針的痕跡,但這些防水都是治標不治本,暫時的,所以還是會一直漏水。
這房子約26坪,地下室5坪,但地下室很少使用,都用鐵板蓋起來,下去只能用垂直樓梯,非常危險。
(圖:客廳)
(圖:往地下室)
(圖:走道/磁磚敲開後,裡面都是水氣)
(圖:原有廚房及衛浴)
(圖:天花板打開後,全部鋼筋外露、漏水、打漏水針後的痕跡)
(圖:師傅打除後,所有牆壁都是潮濕的,漏水根本沒有做)
(圖:原有走道,用磁磚欲蓋彌彰,打除後磚塊都是潮濕的)
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抓漏,漏水還是要抓到漏水點,從底下或表面做都是治標不治本,天花板漏水,一定要從上面做,我們這次到二樓露台,翻開舊的防水層,打開後,裡面全部都含水。
(圖:天花板是潮濕的,還會滴水)
(圖:二樓的舊防水層打開後,新舊共四層、裡面全部含水)
很多人為了省錢,一直往上面做防水,但如果漏水的水源沒有找到、漏水的點沒止住、『摳拜』沒有做好、如果只是一直往上堆疊,是沒有用的。
(圖:露台底面敲開後,全部積水潮濕)
(圖:貼不織布)
(圖:牆跟地面的接縫處要特別加強)
(圖:防水層)
(圖:要讓排水順利,不會積水,就不會損害防水層)
台灣早期的公寓,都設計長型的,格局不好規劃,常有深長的廊道,讓空間感到有疏離感。
此案原有的室內空間為兩房一廳、一衛,客廳在前面、廚房、餐廳、廁所在最後面,中間是兩間房間。
以前的格局是臥室很大,走道很深長,轉角很多,讓人感覺是客廳跟餐廳位在兩個不同的空間,剛好屋主很喜歡熱鬧,假日都會有兄弟姊妹們回來唱歌、打牌、烤點心......等。
屋主希望能有兩房、一書房,兩衛浴(一套房),經規劃後,為了讓地下室也能使用,將軸線翻轉,把所有格局改變,讓所有空間利用到極致。現在把臥室空間規劃的剛剛好,把空間留給客廳、廚房等公共空間。一般人待在客廳、廚房等公共空間的時間比較多,臥室只是睡覺的地方,睡著後,面對的只是天花板跟牆壁,倒不如把空間留給公共區域,因為這是一家感情交流的地方。
屋主非常喜歡文化石、鍛造、顏色豐富的空間,屋主選磁磚跟顏色非常大膽,事前也做了很多功課,讓我們非常瞭解她喜歡的風格。
(圖:客廳)
屋主一家喜歡唱歌,所以做了機櫃讓他們能夠把原本機器跟線,全部藏起來。
因屋主感念老父母一生辛苦,所以希望把空間設計的比較活潑、顏色豐富、讓他們可以心情愉悅。
(圖:往地下室樓梯/擔心父母沒燈摸黑危險,特地要求往地下室做個小門)
(圖:電視牆60吋大螢幕)
(圖:收納櫃及電器櫃)
原來往廚房的走廊深長窄小,整個空間就不夠開闊,而且感覺空間被切割,所以我們就把走廊的空間跟廚房的空間做結合,讓廊道變大,空間感就會開闊,也不會感覺走在很長又深的隧道感,讓人不舒服。而客廳跟廚房的空間隔著拉門,拉門拉開後,兩個空間就可以結合。
(圖:電器櫃及備餐台/也可放一張餐桌)
(圖:廚房 )
業主喜歡顏色豐富及對比色,顏色非常搶眼,整個空間非常活潑。